鞋材抗菌防霉涂层怎么做
发布于 2025-07-08
鞋材抗菌防霉涂层的制作可通过
浸渍法、涂层法、喷洒法、微胶囊法及共混改性法实现,以下为具体方法及操作要点:
一、浸渍法
- 原理:将鞋材织物浸入抗菌剂溶液中,通过吸附作用使抗菌剂附着在纤维表面。
- 操作步骤:
- 配制抗菌剂溶液(如双胍类有机含氮化合物、有机硅季铵盐类),浓度需根据抗菌剂类型调整。
- 将鞋材织物浸入溶液中,确保完全浸润,浸泡时间根据抗菌剂吸附速率确定(通常为10-30分钟)。
- 脱水烘干,烘焙处理(温度60-80℃,时间10-20分钟),使抗菌剂固化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棉麻、化纤等鞋材织物,抗菌剂需与纤维有较强的吸附力。
二、涂层法
- 原理:将抗菌剂与涂层剂混合,涂覆于鞋材表面形成抗菌膜。
- 操作步骤:
- 配制涂层液:将抗菌剂(如磺胺药类、呋喃药类、有机硅季铵盐类)与涂层剂(如聚氨酯、丙烯酸酯)按比例混合,搅拌均匀。
- 涂覆工艺:采用刮刀涂布、喷涂或浸涂等方式,将涂层液均匀涂覆于鞋材表面。
- 干燥固化:通过热风干燥或红外干燥,使涂层固化(温度80-120℃,时间5-15分钟)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化纤及天然纤维鞋材,涂层厚度需控制在0.1-0.5mm,避免影响透气性。
三、喷洒法
- 原理:将抗菌剂溶液直接喷洒于鞋材表面,形成抗菌保护层。
- 操作步骤:
- 配制抗菌剂溶液(如有机硅季铵盐类),浓度需根据喷洒设备调整(通常为1-5%)。
- 使用喷枪或喷壶,将溶液均匀喷洒于鞋材表面,确保无死角。
- 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(温度40-60℃,时间10-30分钟),使抗菌剂固化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局部抗菌处理,如鞋垫、鞋内衬等,操作简便,成本低。
四、微胶囊法
- 原理:将抗菌剂制成微胶囊,通过高分子粘合剂或涂层剂固定于鞋材表面。
- 操作步骤:
- 制备微胶囊:将抗菌剂(如壳聚糖、纳米银)包裹于高分子材料中,形成微胶囊(粒径1-10μm)。
- 配制粘合剂:选择适合鞋材的高分子粘合剂(如聚乙烯醇、丙烯酸酯)。
- 涂覆工艺:将微胶囊与粘合剂混合,涂覆于鞋材表面,干燥固化(温度60-80℃,时间10-20分钟)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需要耐洗涤的鞋材,如运动鞋、工作鞋,抗菌剂可缓慢释放,延长抗菌周期。
五、共混改性法
- 原理:将抗菌剂直接添加到鞋材原料中,通过共混改性实现抗菌性能。
- 操作步骤:
- 选择抗菌剂:如纳米抗菌剂(载银沸石、二氧化钛)、有机抗菌剂(季铵盐类)。
- 共混工艺:将抗菌剂与鞋材原料(如EVA、POE、橡胶)按比例混合,通过密炼机或双辊开炼机共混。
- 成型加工:将共混料通过注塑、压延或硫化成型,制备抗菌鞋材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鞋底、鞋跟等橡胶或塑料部件,抗菌性能持久,耐水洗。